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服务 > 行业动态 > 来源可溯!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上线
来源可溯!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上线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12-16 08:06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建成并上线运行。
         据介绍,该平台基本实现从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信息化追溯,可在线上排查、精准管控、现场处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省(区、市)市场监管部门优化完善省级平台,加快与国家平台的数据对接,指导督促生产经营者及时准确上传货物来源、去向、数量、位置等关键数据,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一键排查、迅速定位”,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会议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进口商、生产经营企业、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生鲜电商、餐饮企业等进行全面排查,企业自建冷库、第三方冷库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备案。
          严格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到境内生产、流通、销售全程防控,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没有核酸检测报告、没有消毒证明、没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销售。加大对来源不明、相关票据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查处打击力度,指导生产经营者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
         北京
         早在今年10月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通告,推广应用“北京冷链”,以实现对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的追溯管理。按照要求,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11月1日起应使用“北京冷链”小程序如实上传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的来源、流向等追溯数据。对已自建追溯系统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批量导入或系统接口等方式上传数据。
    截至目前“北京冷链”平台日流通量达2000吨,每日优鲜、巴奴火锅、沃尔玛超市等相关企业,目前各企业对冷链食品严格执行日常防控,响应北京相关部门要求已接入,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天津
         天津市在11月份为了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追踪,上线运行冷链追溯平台,让相关产品从口岸到餐桌实现全程可追溯。顾客扫描商品二维码,就可以看到产品在口岸、运输、冷库等环节的信息和检测结果;平台还可通过商超记录购买者联系方式。一旦出现核酸阳性情况,当地就可以精准、快速采取行动。截至目前,已经有36.57万吨进口冷链食品的追溯数据上传到平台。
         山东
         12月初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决定,对所有上市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推行全程追溯制度。全部纳入管理,山东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把涉及进口冷链食品加工生产、冷库贮存、流通销售、餐饮使用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部纳入监管视野,督促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全程追溯体系,确保采购、销售、使用的进口冷链食品全经专仓出仓。
         四川
         12月初四川全省冷链食品追溯信息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对入川冷链食品实行全链条信息化追溯;帮助重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实现信息化追溯和数据对接。凡在四川省从事冷链食品业务的生产经营者应按照相关法规和《四川省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信息化追溯主体责任指南》要求履行主体责任;入川首站、批发企业、连锁经营企业总部应在“川冷链”上传冷链食品追溯数据,并保证数据真实有效、完整准确,实现快速精准追溯。
          河北
         自11月底开始,河北省从国外或省外采购进口冷链食品并运入河北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作为首站,在系统中上传相关产品品种、规格、批次、产地、检验检疫、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消毒记录等数据,并使用该系统按批次为相关产品进行电子追溯码赋码。如产品包装上已有符合GS1编码和追溯标准的追溯码,则无需另行赋码。进口冷链食品在冀销售、流转的各个环节,该省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均可通过扫码方式便捷上传产品收发货等数据。
          除这些城市以外,上海、广东、陕西、湖北、福建、浙江、安徽、云南、重庆等地也均已上线冷链追溯平台。
         “冷链追溯平台的建立,可让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做到‘一键可查,迅速定位’,可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冷链食品早已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商品之一,虽然冷链追溯平台使得冷链企业运输等程序更加复杂,但这种安全保障着实让普通购买群众实现放心、安全的食用冷链产品。从十一月份各个省市的冷链追溯平台上线到近日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上线,极大地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保障。目前,接入平台试运行的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